【佩兰的国家队】中国vs科威特
本来我们社区定名为i恒大,是因为起名字的时候,我说了一句,我们是爱恒大,所以集中在这里分享我们的所得,所以最后这里定名为i恒大。本来呢,中国国家队对我们来说并不如恒大亲切,我其实也不怎么关注这场比赛。但是部分小伙伴希望我谈谈中国国家队,那么我就针对这场比赛谈谈这场比赛,并且顺便讲讲佩兰。
跟随我的视角,看看这支国家队。
【343阵型】
这是佩兰开场时候的比赛阵型,这也是中国近年来国家队首次跟随国际步伐,踢出了3后卫阵型。两个飞翼右张成栋,左于海,双后腰吴曦与张佳琪。三前锋从左到右:武磊,杨旭,郜林。这场比赛踢的是很现代化的阵型,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是3后卫,在今年世界杯里面,这个阵型是大放异彩的,所以这个阵型也被中国国家队采用;然后是自由人战术,大家观察到了吗?开关在哪里?答案是武磊!表面上,武磊是左边锋,但他在踢的时候会视情况拉后一格成为伪前腰,突然连接起两个后腰与前锋之间,形成中路通道。把对手的边后卫拉出来让出左路通道给于海突破,这种踢法其实与今年拜仁的伪左边锋格策用法是一样的。最后是中圈压缩,在上半场的中国队踢出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343中圈压缩,这是佩兰所谓的5秒快速射门所需的作为配合的整体踢法,由于整个控制线提到中圈附近,一旦抢断成功,马上可以在中圈附近发动反击,3-5脚传球即可形成射门。
从比赛内容而言,3后卫,中圈压缩踢法基于有中场控制能力的后卫线与有反抢能力的前锋线。所以大家看看,所有中超球队里面有哪支会这么踢?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广州恒大习惯这么踢。所以其实大家可以观察到,冯潇霆指挥3个后卫压上,分散,整体推进到中圈,而郜林会回来反抢,在中场附近事实上踢成361阵型。而武磊所在的上海上港其实会踢高位逼抢的,所以如果你理解了佩兰的整体战略,你会明白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恒大球员去实施这套战法。因为他为了使用343中圈压迫,用了已经习惯于踢这套的恒大系统与上海上港系统。这让国家队能够在比赛中出现了一套国际先进的踢法,这里可以看出来当今一些国家队/俱乐部间的互利互惠主要思路,就是利用俱乐部培养的踢法嫁接一些类似的人员让国家队的踢法快速成型。而这里,里皮所演练的广州恒大成为控制这套系统的关键所在。
虽然,球就是那么踢的,但是上半场表现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如下:首先是武磊,自由人是个关键位置,武磊进攻没有问题,但是他回来接应做得并不好,导致中路通道没有搭建起来,当然我不能说这全是武磊的问题,因为他接不到球,除了他个人跑动以及对时机的掌握问题,还牵涉到给他传球的后腰问题,这点会在后腰那里讨论;其次是郜林与张成栋的问题,这两个人都喜欢走边路,也都喜欢内切,但都不喜欢进入禁区做临时中锋,相互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导致这侧相当于两个人踢同样的位置,然后是后腰问题,看过恒大的分析,大家都知道踢343中圈压迫,需要一个好的攻守转换快的后腰,在站住防守位置的同时通过传球策动快速反击,调度进攻方向。但是无论是吴曦还是张佳琪,都不是这种球员,吴曦是盘带型的中前卫,他组织进攻需要离开防守位置,而张佳琪虽然很能跑很能杀球,但是他并没有几次站在传球线路上,并且也不怎么能调度进攻。这种后腰组合导致武磊就算回来接应,也回撤得过深,完全不能达到他的启动开关的目的。最后是3后卫,相对于冯潇霆与李学鹏这两个在恒大已经踢得习惯的球员,任航并不知道他在这里该做什么,仍然刻意站在他的边后卫位置上,整个移动与配合多数时候就李学鹏冯潇霆在做。
由于有上面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上半场虽然抢球很多,但是没有踢出什么反击,中路进攻踢不出来,只踢边路,反正后腰就几乎没有过渡,武磊除了前插,就是踢成一个深度回撤的前腰,像孔卡那样踢球,但是却没有孔卡那样的传球……
【433阵型】
上半场的问题一堆,虽然佩兰反应略慢,但是还是看出来了,所以他马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还是很准确的。首先是张成栋拉后一格变成后卫,回到4后卫体系,那么任航就知道他该踢正中卫了,站位略变得合理,并且郜林也知道他该怎么踢了。李学鹏变为左后卫,事实上,他在恒大也经常这么踢,马上适应过来了。武磊被拉后一格,变成左全能中场。整个阵型变为恒大所惯用的433,其中踢郑智位置的是张佳琪,廖力生位置是吴曦,武磊踢的是迪亚曼蒂的左全能中场。这也是武磊在上港踢的位置之一。
经过上面的变阵,整个阵型变为多数球员更习惯的433阵型,而是用于汉超换掉于海后,整个阵型就基本上是恒大的架构体系了,实际阵型是:张成栋(张琳芃),任航(刘健),冯潇霆,李学鹏/张佳琪(郑智)/吴曦(廖力生),武磊(迪亚曼蒂)/郜林,杨旭(埃尔克森),于汉超。这中踢法其实是所有球员最习惯踢的,因为吴曦并不是真正的所谓后腰,而是一个盘带引导进攻为主的中前卫,在这个阵型里面,变化在于武磊与吴曦的相对位置改变,使阵型在4231与433间摆动,武磊出现在攻击型中场与全能中场间的位置摇摆,而吴曦则在全能中场与防守中场间摇摆。这个体系其实比较适合在场的球员们,因此在这段比赛里面,中国队重新掌握了比赛,中路进攻重新打开,而边路进攻也盘活。我们看到第一个进球的过程里面,郜林拉边把防守球员拉开,吴曦的后插上追平了比分,而再次使用吴曦的后插上,于汉超反超了比分。整个比赛到这里,其实基本已经完结,后面的进球不再详述。
【看点】
通过上面的简单复盘,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看点:
【看点1】阵型变化
有人观察到中国国家队在比赛之中实现了无缝的阵型切换了吗?而这几个变化的关键点在哪里?冯潇霆与李学鹏的多重位置适应性是实现3/4切换的最关键点,而这效应是恒大在2012年被一堆懂球帝诟病的,而恒大的这项改革恰恰协助佩兰在国家队中实现了3/4后卫切换。
【看点2】343型锁中场
当国家队被反复诟病没纪律,没战术的时候,佩兰的国家队逐步出现了有目的的战术设计,而这些战术设计部分参考了恒大的战术体系,而基本上,恒大的9人入选可以让国家队很大程度上执行出恒大的战术设计。这点足以证明,其实中国球员并不不是不能掌握战术,而是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战术化改造。恒大体系与国家队体系其实可以互相借鉴的。
【看点3】比赛中的关键球员
作为深层思考,大家可以看看比赛里面的自由人球员来自哪些球队,他们包括来自江苏舜天的吴曦,来自上海的武磊,他们都是来自一些比较好的球队,我们看到虽然高洪波先生在舜天举步维艰,但是他不断变化的阵型恰恰让吴曦这类多变的中场收益,而东亚自不必说,也是富有变化的球队,而武磊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我们更深层次地考虑一下,假如中国所有中国俱乐部球队一辈子都踢4231,中国国家队有可能踢出如此多端的变化吗?哪支球队首先带来了比赛的多层阵型变化并且产生了鲶鱼效应让其他的球队受到影响?作为一个中国国家队球迷,你希望一辈子踢4231吗?
【总结】
佩兰为国家队带来了一些看点,他们有一定的战术体系,能够踢出一些基于俱乐部战术的战术体系,这有点像西班牙队与巴萨的关系。但是这支国家队与恒大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更严重。首先是DMC位置,这期国家队里面,没有一个好的DMC保证防守卡位与反击转化,使得这支国家队在中场受压时中路会失控,特别是在对手压迫playmaker时更为明显,而张佳琪完全踢不出这个DMC的精粹。同时由于没有郑智的存在,使得国家队踢433时,中后卫不敢充分拉开支持边路,踢343时,没有好的DMC卡住对手的长传,被反击时很危险。然后是全能中场,目前这支国家队的全能中场都需要通过盘带驱动进攻,全能中场经常离开防守位置,而且上去后回不来,在高节奏的比赛里面前后断成两截。而这种迹象在对科威特这种节奏偏慢的球队已经比较明显,如果对韩国球队怎么样?真的很难想象。最后是支点中锋,433的中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灵活型的冲击前锋,例如恒大的埃神踢这个位置时候,通过反复冲刺穿插形成进球,这种做法对攻时很好看,但是遇上铁桶时很难看;另一种是大中锋,例如恒大的吉拉迪诺中锋踢法,通过做球做进去,应对铁桶阵。杨旭的身板与背身素质其实达不到所谓大中锋的效果,撑死就是一小号埃神的效果。如果中国队不能找出国产的吉拉迪诺,那么这433仍然不好踢。从这点上看,小董同学,别沉迷所谓盘带了,简练的背身拿球做球对恒大对国家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不论怎么说,至少从看球角度,看惯了中国头球队4231下底传中的中国队球迷,有了一些新的内容看,这不是联赛给国家队带来的进步吗?试想西班牙如果没有巴萨,西班牙国家队敢在比赛中踢那么复杂的tiki-taka吗?
作者:
广州Jacky仔
(谢谢您尊重著作权!转载前,请征得作者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
MK体育恩波利合作伙伴i恒大©球迷移动社区:国内唯一一个以专业、原创、自由和成长为主题的移动互联球迷分享平台。致力于传播积极的球迷文化,普及正确的足球知识,鼓励球迷在分享和互动中成长,并以发展中国足球为己任,为打造一个快乐和正能量的球迷社区而努力。
********** 联系我们 **********
【华山论剑】
若你想与技术帝们就足球比赛的技战术分析一较高下,可把你对比赛的战术解构和深度理解发给和尚,投稿到 HJKss@qq.com,让所有恒大球迷给你呐喊助威。
“老贝”50:知天命,续传奇
记者寒冰报道 为庆祝50岁生日的“知天命时刻”,他连办三场派对:3月在迈阿密,梅西、苏亚雷斯、NFL巨星布雷迪、NBA名宿奥尼尔、名模辛迪·克劳馥均盛装出席,与其他100多位名流嘉宾为他提前开启香槟;5月2日生日当天,他和妻子、儿女在英国的庄园豪宅庆祝;今晚在伦敦世界十大米其林三星餐厅的Coreb...